-
文单
首字笔画数:4笔 百家姓排行:122位
文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姚姓、敬姓、姜姓、妫姓。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。据《姓氏考略》等所载,西周初年建立的卫国(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,初建都于朝歌 <今河南淇县> ,又迁都于 楚丘 <今河南滑县> ,后又迁都帝丘 <今河南 濮
-
申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118位
申姓主要源自:姜姓。出自姜姓。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而姓姜,上古周朝子孙后裔申吕,被周王封于申(在今河南南阳市北),随后建立申国,子孙以国名为姓氏,世代相传以申氏为姓。
-
万单
首字笔画数:3笔 百家姓排行:108位
万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子姓、任姓、赵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周王朝芮伯的后裔芮伯万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据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,周成王姬诵敕封同族人姬良夫于芮地(今陕西大荔朝邑城一带),史称芮伯,建有芮国,为姬姓诸侯小国
-
龙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80位
龙姓主要源自:子姓、嬴姓、姬姓。出自子姓,商朝宗室或宗法贵族,以封地为氏(今河南辉县)。商朝金文中的子龙即子姓龙氏(参见郑姓,攸姓等),商子龙鼎为其传世礼器。子姓龙氏应是商朝末期的子姓高级贵族(朱凤瀚《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
-
史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82位
史姓主要源自:妫姓、姬姓于外夷,出自隋、唐时期“昭武九姓”之史国,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。唐朝时期,有一西域康国支系(今祁连昭武城)史国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),为“昭武九姓”诸小国之一。
-
尹单
首字笔画数:4笔 百家姓排行:76位
源于少昊,殷封尹城。据唐代张九龄所撰谱牒《姓源韵谱》记载:“少昊之子殷,为工正,封尹城,后因氏焉”。少昊是远古时期羲和部落的后裔、古代东夷族首领,少昊之子殷执掌工正,被封于尹城,后代子孙因此为氏。
-
付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66位
付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妫姓、姚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付邑,属于以国名名为氏。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,叫大由(唐侯丹朱之子),他曾被封于傅邑(今山西平陆),还建立了古傅国。
-
石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61位
石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子姓、嬴姓、李姓。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据史籍《元和姓纂》及《春秋公子谱》等记载,春秋时期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,又称石碏,是卫国的贤臣,有
-
韦单
首字笔画数:4笔 百家姓排行:63位
韦姓主要源自:韩姓。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。据史籍《汉书·西域传》记载,汉朝时期,西域少数民族中疏勒国(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)中有韦氏部落,但不属于匈奴民族的别支,而是出自古代韦国灭亡后融入西羌民族
-
包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104位
包姓主要源自:风姓、包姓。《汉书》载:伏羲为三皇之首,《楚帛书》《中华万姓同根》《百家姓》载:包羲母风华胥,包羲随母姓风,为风姓包氏。《元和姓纂》载:包羲太昊娶少典为妃。《史记》载:黄帝为少典之子。《帝系谱》载:包羲太
-
于单
首字笔画数:3笔 百家姓排行:41位
于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姜姓。出自姬姓,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,以国名为氏。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所载,西周初年,周武王克商后,大举分封诸侯,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。后来,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,有的姓了邘,有的则去邑旁姓
-
卢单
首字笔画数:5笔 百家姓排行:50位
卢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姬姓。以邑名为氏。春秋时期齐国文公子名高,食采于卢邑(今山东长清县),其后人以卢为氏。以封邑名称为氏。东周时期,舅犯助晋文公姬重耳战胜楚国,因功封邑于昝邑(今河南唐河昝岗),舅犯之子贾季封邑于五鹿(今河